石雕牌楼
当前位置:主页 > 石雕新闻 > 石雕知识 >

客户案例


推荐新闻


院落式牌坊所剩不多 进贤陈氏石牌坊历经600年不
瑞园石业 / 2018-07-24 20:52

牌坊_石雕牌坊_石牌坊

中国的石雕工艺成熟已久,在唐宋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。中国的石雕在石牌坊上应用广泛,留下了不少技艺精湛、精美绝伦的作品。

到了明代永乐初年,进贤县七里乡罗源陈家村人陈谟年少得志,二十几岁就参与编撰《永乐大典》,名传天下。陈谟去世后,地方官员立昼锦坊以示纪念。事隔二百余年后,陈谟后裔又争相上进,屡建功业,朝廷为了表彰陈氏家族,于崇祯十年再立理学名贤坊以示恩宠。

  又近400年过去,如今这个全国罕有的院落式牌坊建筑——陈氏牌坊依然在寂静的乡村闲看花开花落。

  两座牌坊与围墙构成院落

  七里乡地处进贤县北部,距县城10公里。集明代早期石雕与明代晚期木雕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功德牌坊——陈氏牌坊,便位于七里乡罗源陈家村南面的正中位置,在那静静地屹立了数百年。

  对陈氏牌坊研究多年的进贤县文物博物副研究员文先国介绍,陈氏牌坊包括昼锦坊和理学名贤坊两块功德坊。其中,昼锦坊建于明代永乐八年(1410年),是为了纪念明代永乐年间任四川右参政的陈谟,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。理学名贤坊建于昼锦坊之后二百多年明代末期的崇祯十年(1637年),是为纪念陈谟后人所建。

  “陈氏牌坊的昼锦坊与理学名贤坊以石牌坊、木牌坊和水池合一的建筑布局,历经二百余年形成院落式牌坊建筑形式,这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。”文先国介绍,昼锦坊与理学名贤坊前后相距12.25米,前后排列于一中轴线上,两座牌坊与两边围墙一起构成了大约半亩大的院落。

  雕刻精细

  已经有600余年历史的昼锦坊为纪念陈谟而建立。陈谟到底是何方人士?据了解,陈谟乃进贤县七里乡罗源陈家村人,尽管他的人名不见史传,但其人其事却在进贤一带流传甚广。

  “据说陈谟的小楷写得非常好,在他20岁左右,永乐三年的时候,被选到京城去抄写《永乐大典》。他抄了几年以后,就被封了官。”文先国说,民间传说主修《永乐大典》的解缙与陈谟关系较好,就把他举荐为四川右参政。

  这之后,陈谟在仕途上春风得意,屡获升迁,这使得陈谟成为了进贤人的骄傲和榜样。陈谟死后,当时的进贤知县遂在陈家村的村口为他建立昼锦坊以彰显功德。“传说昼锦坊上的‘昼锦’二字就是解缙题写,寓意衣锦还乡。”文先国说。

  昼锦坊是一座石牌坊,为四柱三间砖石混合结构,坐北朝南。坊高5.12米,宽8.08米,内开有高2.8米,宽1.7米的大门,门楣上嵌有横石匾额一块,上面横刻正楷“昼锦”二字,并刻有建坊缘由、时间等记述文字。匾额四周,饰有浮雕图案。

  此外,牌坊建筑石料坚固,雕刻精细,纹饰严谨大方,线条流畅,人物花鸟形态逼真。坊脊成人字形,四角微微上翘,呈展翼状,上盖灰瓦。“这样的石雕造型如今已极其罕见,可以说是明代早期石雕建筑的一个代表作。”文先国说。

  理学名贤坊三百多年不倒

  理学名贤坊位于昼锦坊前(南)12.25米处,坊为四柱三间木结构,立于长方形浮雕石座上。这块木质牌坊正面有三块匾牌,分别刻着“理学名贤”、“明经传芳”和“科甲济美”的字样。

  “‘理学名贤’这几个字是说家族过去是读书的、研究理学的。”文先国说,当时建理学名贤坊时,陈家出了三个了不起的人物,即陈良言、陈良训、陈应元。他们分别在万历年间考中了举人、进士,都做了官。

  记者仔细观察,“理学名贤”中的“贤”字为繁体字,却不是书写成“賢”,而是把“賢”右上角的“又”改成了“忠”。在坊顶正中位置,还有一顶由石灰和石浆制成的官帽。“这是指他们是忠臣,对朝廷有功的意思。”文先国说。

  理学名贤坊背面有刻了“龙章世锡”字样的匾额,并立有石柱,每根石柱前后各置石狮一对。石狮为麻石雕刻,有隼与木柱相连,使牌坊三百多年不倒。石狮大小相同,各具形态,雕刻纹路清晰,栩栩如生。

  有意思的是,牌坊正面朝外的四只石狮笑容满面,背面朝内的四只石狮却愁眉苦脸。相传,在做这个牌坊的时候,东家对工匠比较苛刻,所以工匠就做了手脚。

  曾是个十分热闹的地方

  陈氏牌坊前原有长方形红石修砌而成的一方水塘,水塘里的水来自东北方向约850米远的十八塘。昼锦坊与理学名贤坊在二百多余年时间内,形成了石牌坊、木牌坊和水池合一的建筑布局,显得气势不凡。

  今年86岁的陈显明老人出生在陈家村,他说以前水塘里还有鱼和荷花。“牌坊自古以来就很有名,许多人慕名而来参观,村里很多人出去后,也会回来给牌坊捐赠。

  在老人的印象中,村里的牌坊以前是个十分热闹的地方。“我们小时候就在牌坊下面玩滚铁圈之类的游戏,村里有红白喜事都要经过这里拜一拜,中秋时舞龙灯也要在此盘旋后再出发。”陈显明回忆说。

  遗憾的是,牌坊曾作为“封资修”的旧物遭到批判。于是,昼锦坊和理学名贤坊的附属建筑被拆除,木雕的门窗被彻底破坏,大量石雕遭到损毁,院落被夷为了平地。所幸它的主体门楼部分被保留了下来。

  “后来村里就找人来画牌坊,然后村里人一起审查,审查通过了再请师傅照着画来修补。”陈显明说,村民对牌坊都很敬重,小孩子爬上石狮玩耍都会被制止。

  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
  1981年,为全面清查我国文物的现状,国务院颁发了《关于在全国开展文物普查》的文件,进贤县随即也开展了这项工作。从1983年起,进贤县文物所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文物大清查,并对一些古旧建筑进行了登记维护。

  1986年,陈氏牌坊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进贤县文物部门了解到,像陈氏牌坊这样具有600多年历史的牌楼建筑在全国已经所剩不多。于是,他们一度打算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,将陈氏牌坊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但考虑到陈氏牌坊的主人公陈谟名不见史传,加之关于陈谟的相关资料极其匮乏,因而未予申报。直到1996年,陈谟及其夫人的墓碑被意外发现,陈氏牌坊又一次引起了进贤县文物部门的高度关注。

  陈谟及其夫人的墓碑是证明陈氏牌坊悠久历史的重要佐证,也是将陈氏牌坊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关键材料。这两块墓碑起的作用很大,上面记录了碑上主人陈谟的身世,包括他的祖籍、母亲及哪一年因为什么被选到宫廷去抄《永乐大典》。这些和民间的传说是一致的。